這裡記錄李琳山教授諸多在教育上的努力,「諄諄集」彙整諸多他的長留學生們心中的金句,「娓娓錄」收錄他平日為學生指引解惑中的少數錄影,「師生回憶」則記錄他與數不清的學生間的點點滴滴。他不但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學習,更「有溫度地」鼓舞學生勇敢面對人生挑戰;許多學生都視他為改變了他們生命軌跡的「經師人師」。

琳山老師自 1979 年 9 月回到母校任教開始,除第一個學期(1979 年 9 月開學)中學生們開始逐步認識他以外,自第二個學期(1980 年 2 月)開始,每一學期都至少有一門課修課人數超過 100 人;以任教 43 年計算,保守估計他教過的學生人數鐵定超過 5000 人。他在課堂上不只是授課,也跟同學們分享他的求學工作諸多體驗,更在課堂外和學生們有非常多的互動交流;非常多學生都感覺到他是一位「有溫度」的老師,而不只是傳授知識而已。只是多數同學們的回憶都隨風消逝,或散失無法追憶。此處設法收集其中一小部份,希望保存作為紀錄。

師生之歌

這首曲(You Raise Me Up,您鼓舞我向上)為台大合唱團 2012 年在國家音樂廳的演出曲目。琳山老師的學生們發現,此曲中所唱的,幾乎就是他們大家共同的心聲;乃徵求台大合唱團同意,以該場演出的錄影錄音為底,加上若干與琳山老師相處回憶之相片集錦,製作成短片,命名為「師生之歌」,收錄於此,藉助其優美旋律及動人歌聲,表達心意。

一位同學真心獻唱的錄影

這是一位大學部同學在大三、大四做了兩年的專題研究之後,在大四畢業時的謝師宴中,自行製作一段他自己唱的歌的錄影獻給琳山老師,並在晚宴中公開播放。他所唱的就是以上影片中所唱的 “You Raise Me Up” 中最核心的主旋律,其第一大段中的第 5,6,7,8 四句。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 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 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 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您引領我向上,令我得以翻越崇山峻嶺;您鼓舞我向上,使我終能橫渡大海中的風雨波濤;靠著您的肩膀,我變得堅強無比;您激勵我向上,賦予我超越自己的力量。

數位語音處理實驗室(Digital Speech Processing Laboratory)

這個實驗室顯然是琳山老師用力最深,付出最多功夫心血的地方,四十餘年來共產出博士生約 40 人(平均每年 1 人),碩士生約 200 多人(平均約每年 5 人);至於在此做過大學部專題研究的學生有多少人,則因欠缺記錄,無法估計。在這裡工作的同學們最能體會到琳山老師是如何給予每一個學生最開放的發揮空間,最強有力的支持,及遼闊的視野與高瞻遠矚的方向,並與同學們一起並肩作戰,共渡艱難。幾十年來的數百位碩博士生尤其因為曾在此一同努力,渡過脫胎換骨的成長歲月;並協力發展出實驗室的若干核心技術,而培養出同學間、師生間深厚的革命情感,有極為濃郁的向心力與凝聚力。這裡所收集的,只是其中極少數的零星片段而已。琳山老師說,他 1979 年回到系裡時當然是沒有實驗室的,1980 開始不斷在當時的若干館舍間流浪,1986 年電機二館第一期工程落成時,終於落腳於館內的 531 室至今。他已穿越時空四十餘年,但始終如一。

點將錄——歷年碩博士生名單及論文題目列表


歷年碩博士生大團圓同學會


每年琳山教授慶生活動


每年戶外研究、迎新送舊、尾牙、謝師宴


碩博士生畢業及小畢典


難忘的關鍵時刻


老師辛苦用心的痕跡——幫學生修改論文及Poster手稿


出席國際會議


貴賓來訪


參加學生婚禮


研究生學生活動


畢業同學回到實驗室與老師重聚及其他回憶


大學部專題生在實驗室


電機系大學部

琳山老師在 1979 年決心回台大任教時,心中想的就是電機系的大學部學生的教學;那只是他自己幾年前的體驗而已:整群全台灣頂尖的優秀學生,殷殷期盼有好的課程、好的老師讓他們好好學習,但是「全美那麼多傑出系友,卻幾乎沒有人想來好好教他們」。現在他有了這個機會,「那就我來吧!」他心中是沒有想到要在台大做什麼研究的,因為眾所週知,在台灣「沒有經費,沒有電腦,沒有實驗室」,如果想做研究,當然是留在美國了。

當時連實驗室都沒有,琳山老師瞭解要建立可以好好做研究的「研究所」談何容易,只能一點一滴長期努力寄望未來,更何況當時國內幾乎沒有電機產業,不論是大學部或碩博士生畢業都幾乎無處容身;所以當時電機系大學部學生和他當年學生時期一樣,九成以上都想畢業留美,才有未來的機會。但這些學生都茫然充滿未知,因為電子學課堂上還在學真空管,沒人告訴他們該怎麼做,圖書館或書店可以找到一些書,但不知其中內容究竟是什麼;沒有網路,沒有資訊;只知道電機工程是一日千里,而自己應是與世隔絕,一無所知。

琳山老師當時認為他自己可以做到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就是到電機系任教,告訴那些全台灣頂尖的好學生,如何求學上進,開創自己的未來;如果每年可以幫助數十個學生找到明確方向,十年可以幫助數百人;這數百人日後可以在各行各業卓然有成,也就是琳山老師心中所期盼的成績了。因此從 1979 年在電機系任教開始,他就一直把「好好教電機系大學部學生」當成心中的第一任務。他的教學不限於在課堂上傳授專業知識,他更付出甚多功夫努力,在課餘找學生來聊天座談,參與學生的各種活動,在茶餘飯後與學生分享他的各種心得體驗,從讀書求學到工作事業,到如何思考自己的未來。多數回憶俱已隨風消逝,收集不易;以下只是勉強找到的幾個例子。

不少同學會在⼤學部畢業時,留給琳⼭老師若⼲表達⼼意的紀念品,以下只是少數例⼦:

琳⼭老師在某⼀年教師節收到的⼀張⼤卡片,其上有許多同學各⾃寫出的密密⿇⿇的⼼聲;其中右上⾓最長最密的⼀段是有⼈代表全班(B01全體)寫的,B01 是他們學號的前三碼,說的都是「信號與⼈⽣」中⼈⼈耳熟能詳的經典論述⋯⋯
這是另⼀屆同學在畢業時⼤家合⼒寫的⼤卡片⋯⋯

早年系刊中的痕跡


分年回憶


近年系學會活動(1)——電機之夜


近年系學會活動(2)——電機音樂會


近年系學會活動(3)——電機系卡拉 OK


資訊系大學部

琳山老師在接任資訊系主任之前,心中是只有電機系,從沒有想過資訊系的。但他在 1982 年 9 月突然很意外地變成了資訊系主任時,心中立刻明白,多了一整群的,也是全台灣頂尖的優秀學生,也是他需要時時掛在心上,並多多照顧幫助的,就是資訊系的大學部學生。

系主任與大學部同學


分年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