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收錄李琳山教授的「所有著作」及他親自挑選出來的八十餘篇「重點著作」,後者之中並有不少附有解釋及「導讀」。他常強調,他的著作重點是「內容」而絕非「數量」,他也一再強調「深耕型研究」和「速食型研究」的差異。
簡介 Introduction | 重點著作 Highlights | 所有著作 Full List |
---|
今日「著作表」幾乎已成為所有教授們的「門面」,而且似乎人人都會去數一下「數量」。琳山老師強調,他的論文著作重點是「內容」而絕非「數量」,他也一再向學生們強調「深耕型研究」和「速食型研究」的差異,並提醒學生:心中如果一直想著「數量」,研究難免在不知不覺中向「速食型」傾斜,研究品質也難保不受影響。這也就是他一再諄諄告誡同學們的一句話:「欲速則不達」;很多事都如此,研究寫論文亦同。
琳山老師究竟如何下功夫寫論文呢?他的絕大多數論文的第一作者都是學生,他自己只是最後一個作者。同學們都知道,這些論文的初稿大約都是學生們被要求自己寫的,但到了老師手中,老師常會有「大刀闊斧」的修改,巨細靡遺地從全文組織、思考脈絡一直改到文法文句及圖表,把全文「改頭換面」變成一篇十分漂亮的文章;學生們常常拿到老師改好的版本,看了都不大認識,仔細讀才會發現,那確是自己的文章,但是老師幾乎重寫了,最後才投出去。這部份在「教學篇」→「師生回憶」→「語音實驗室」→「老師辛苦用心的痕跡(I)——幫學生修改論文手稿」可以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