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記錄李琳山教授如何在臺北主辦讓全球驚艷的國際學術盛會,及在相關領域的國際學術組織(國際語音學會「ISCA」及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學會「IEEE」)中,如何有極豐富精采的角色與成績。這些努力讓處於天涯海角的世界邊緣的早年台灣學界有了站上世界舞台中央的機會。
前言 Preface | 主辦國際會議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 國際語音學會 ISCA | 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學會 IEEE | 其他國際事務 Other |
---|
「交流」是促進學術發展的一種重要途徑,而國際學術會議是促進交流的重要學術活動之一種,所有國際學術組織都辦學術會議作為其功能之一。但主辦國際學術會議必須付出相當大的力氣和時間,是一位學者除學術成績以外,其領導協調等多元能力之一種考驗,亦可視為國際學界對一位學者的信任與肯定;一位學者在國際學界需要有一定的人望與人緣,才有可能主辦國際會議。多數學者一生中從不曾主辦過國際會議。
很多在美國著名大學任教的學者,終其一生也未曾主辦過國際會議;因為他們的大學本身就位於國際學界舞台的中央,全球學界本來就會注意他們的學術成果與能力,因此他們未必需要付出這種力氣和時間來辦會議。在臺灣的學者則不同,李教授很早就體會到,尤其在早年的國際學界,臺灣處於天涯海角的世界邊緣,不易被看到或重視;此時主辦學術會議就是一種讓全球看到,或爭取並呈現信任與肯定的方法,也提供了世界邊緣與舞台中央交流互動的機會;而在臺主辦會議並招待整群國際學者來臺開會,也可幫助國際友人認識他們從未注意過的臺灣,及在臺灣的學術研究,是十分有意義的國民外交。
李教授總共主辦過四場國際會議,由前兩場較小規模及中規模,且針對較單一的主題開始;後兩場則是分屬於兩個 IEEE 的不同的「特大型」的專業學會(Society)的,年度的「全方位」世界級「旗艦會議(Flagship Conference)」;在後兩場這種大會的幾十年歷史中,全球也僅有幾十人曾經主辦過;而主辦過兩場不同的這種專業學會的大會如李教授者,鐵定是非常少的。
ISPACS 1992,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本會議全名為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telligent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SPACS), 主辦單位為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學會(IEEE)所屬的電信學會(Communications Society,ComSoc)。當年李教授感覺臺灣幾乎是國際學界的「化外之地」,似乎無法爭取任何一個已有基礎的國際會議來台舉辦,乃決定另起爐灶,直接向 IEEE 的電信學會提議,創辦一個全新系列的國際會議:ISPACS。
上述提議包括雙管的努力:一方面向 ComSoc 的國際事務委員會(International Affairs Council)訴求,希望在亞太地區未曾有過 ComSoc 會議的城市辦小型會議;一方面向 ComSoc 的技術事務委員會(Technical Affairs Council)訴求,希望可以有針對「智慧型(Intelligent)」的新興科技的新的會議。這「雙管創新(Double Innovation)」的訴求最後獲得通過,乃有臺北的 ISPACS 1992 為全球第一屆。當然由於針對「智慧型」的前瞻主題,且在遙遠的台北舉辦,一開始的規劃就是小規模,可算是李教授的初試啼聲之作。第一屆 ISPACS 1992 在台北就有全球約 150 人參加。此一系列的 ISPACS 會議之後一直在全球各地輪流主辦,至 2019 年止已辦了 27 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