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記錄李琳山教授除了他的工作事業以外,他自己個人的故事,主要包括他年輕時形塑他的人格特質的諸多環境際遇,都取自他自己提供的資訊,有「家庭與求學」、「音樂」、「登山與攝影」等。

很多人都聽過,琳山老師在課堂內外或公開演說中,多次提到他在臺大電機系唸書時的故事,以及後來赴美留學的經歷,但甚少有人聽過他分享高中以前的成長過程,以及他的家庭相關的故事。所有這些故事會在這裡略作描述,雖然所透露者仍不多。

家庭家人及高中以前

琳山老師 1952 年出生於台灣高雄市,父母親都是浙江寧波人;他在家中是老三,有一兄一姊。父親是浙江大學化工系畢業,抗日戰爭時為後撤至大後方的流亡學生,日本投降交還台灣時,被派往臺灣高雄參與接收日人所建立的高雄鋁廠,也就是後來的國營事業「台灣鋁業公司(台鋁)」。母親在抗日戰爭期間曾任小學老師兼校長,並積極參與鼓吹抗日;在浙江大部份主要地點被日軍佔領後,曾在鄉下渡過淪陷區的生活。琳山老師常說:父母親給他的,除了有用的頭腦以外,更重要的,是最完美的家教和身教:樸實敦厚,善良磊落,刻苦努力,積極向上;這些也就是他一生奉行的目標。

琳山老師的哥哥也是臺大電機系畢業,在美獲博士學位後一直在美國產業界工作,有豐富的產業界經驗並有技術上的貢獻,在琳山老師之前就已獲選為 IEEE Fellow。故兩兄弟是少見的「雙 Fellow」。他的姊姊是臺大外文系畢業,當時臺大外文系是大學聯考文組的第一志願;她後來絕大多數時間服務於台電公司秘書室。家中三個孩子都就讀很難考得進去的全台最好大學的頂尖學系,母親會在家裡開玩笑曰:我們家是狀元樓。

琳山老師有記憶的童年及青少年時期,都一直住在高雄市復興三路旁的台鋁眷村「公誠一村」;那裡附近都是高雄市當時的工業區,煙囪林立;小學讀的是位於復興三路旁的「公誠三村」內的「獅甲國校復興分校」;小學四年級時「復興分校」獨立升格為「復興國校」,故他是復興國校的第三屆畢業生。

琳山老師初中讀的是離家最近的「市立第三初中」(三中),也就是後來的「獅甲國中」。他每日徒步約二十分鐘上下學,因怕遲到養成快走的好習慣,一直到年紀大了仍是健步如飛。

高中時進了高雄中學(雄中),琳山老師有一重要體認:初中以前一直沈默寡言,安靜內向,不會交朋友,未來不論做什麼,總是不好;未來應努力改變自己,朝向較為開朗外向,能說話能交朋友的方向發展。可是他發現,進了高中,環境已大不相同了;「好好考大學」成為所有同學心中的唯一最高目標,人人努力讀書;當時沒有任何保送,推甄等制度,所有人一律參加大學聯考;大學數目不多,而且「一試定終身」。琳山老師高一被分在 24 班,為考入雄中成績最高的第一班,高三被分在 22 班,為領域分流(讀醫和理工分流)後的理工第一班。人人努力讀書,幾乎沒有課外活動;琳山老師想努力改變自己,多交朋友,卻沒太多進展。參加大學聯考後,在拿到成績單的前一天,媒體已有報導:甲組(理工)共考 6 科,全台得 500 分以上共有 5 人 ⋯⋯。第二天琳山老師去雄中領成績單,發現自己得分是 499,老師們估計應是第 6 名。放榜後發現自己真的是排名第 6。


琳山老師對雄中始終懷念。他 1971 年讀電機系大一時就寫了一篇文章「黎明之前」發表在雄中校刊「雄中青年」,勉勵學弟們「衝破黑暗,就是黎明」,好好讀書考臺大。他擔任臺大電資學院院長時,也給來訪的雄中師生們特別招待。他獲「總統科學獎」時,主辦單位的一項活動是得獎人必須去一所高中演講,他就提出要求:「我能否去兩所?一是建中,我從沒進過建中大門,想去看一看這所臺大電機系學生的搖籃;另一是雄中,我想回母校 ⋯⋯」後來他真的去了兩所。

臺大電機系的四年洗禮

進了臺大電機系,琳山老師決心除了要好好讀書學習電機工程外,還要努力改變自己的安靜內向;要能與人交往互動,協同工作,才能做一個稱職的電機工程師。住進宿舍是第一個學習的機會,也是第一場挑戰。8 人一間寢室要一同生活,即便過去從不認識。每日三餐在宿舍餐廳會遇到許多不同的人;每晚 11 點寢室熄燈,要繼續讀書的人就必須到不熄燈的餐廳桌上工作,乃碰到另一群人。

大一上學期就有全校運動會,當時學校規定大一同學一律著「軍訓服」在開幕式中分學系列隊通過司令台前。這是電機系的隊伍,琳山老師個子是全班最小,排在第一列最右邊。
大一上學期就有全校運動會,當時學校規定大一同學一律著「軍訓服」在開幕式中分學系列隊通過司令台前。這是電機系的隊伍,琳山老師個子是全班最小,排在第一列最右邊。

電機系全班都是過去不認識的新同學,是第二場挑戰;由於功課繁重,電機系同學經常在宿舍寢室熄燈後在餐廳趕繳不完的作業,也讓住宿舍的同班同學多了互動的機會;他後來發現家在台北,不住宿舍的同學會聚在圖書館討論功課,於是也常上圖書館與那一群同學接近。當時的電機系只有一間小系館(後來的電機一館),裡面只有一間教室;絕大多數的課都散在不同的館舍中上課,下課同學們就四散,故找一個共同的地方一同討論功課,是十分重要的學習方式。

電機系的功課是有名的繁重辛苦的,全世界都一樣,早年和今日亦同。琳山老師大一時最重的課是上下學期共必修 8 學分的「微積分」,他拿出高中準備考大學時苦磨數學的功夫來唸這門課。

大二時開始必修共 3 學期 9 學分的「電路學」,可算是真正進入電機系的「入門課」,因為高中是幾乎完全沒接觸過的。

大二下開始必修共 3 學期 9 學分的「電子學」,大二必修共 2 學期 6 學分的「電磁學」,大三必修共 2 學期 6 學分的「電磁波」。這些課程都是所有電機系學生必須千錘百鍊的「刀山火海」,人人都戴著鋼盔匍匐前進,琳山老師亦同。他特別記得「電磁波」是系主任馬志欽教授開的;他上課時最喜歡說:「我重視觀念,你們不要迷失在數學式子裡」,雖然打開課本就會看到全是數學式子。

另有⼀⾨琳⼭老師感覺到不知所云的課,是⼤三必修 2 學期 6 學分的「近代物理」;他發現許多同學和他⼀樣,上課聽講時迷迷糊糊,打開課本看看⼜覺得是「天書」⋯⋯

還有⼀⾨也讓琳⼭老師頗為頭⼤的課,是⼤三必修 2 學期 6 學分的「電機機械」,學的是⾺達和發電機;但讀了⼀年之後,琳⼭老師仍覺得很困惑,很難想像⾺達為什麼會轉。

當然也有⼀些比較輕鬆愉快的課,例如:「交換電路與邏輯設計」是「計算機組」的必修課,但「科學組」只是選修。當時電機系有「科學組」與「計算機組」之分,兩組的必修課不盡相同;琳⼭老師選讀的是「科學組」,但決定和「計算機組」同學⼀同修若⼲他們的必修課,包括這⼀⾨;但沒有想到最後他峰迴路轉地走到資訊⼯程領域,計算機變成他的主軸,⽽這⾨課是他早年對這個領域的第⼀次接觸。

琳⼭老師⼀向喜歡數學,⼤⼀修完微積分之後,⼤⼆開始修⼀系列的「進階數學」稱為「⼯程數學」,包括「微分⽅程」、「線性代數」、「機率」等;雖感受到壓⼒,但也在其中發現樂趣;這些也是琳⼭老師⽇後常在課堂上說的:「幾⼗年來基礎的數學幾乎沒有太⼤改變,幾乎和幾⼗年前相同的學問今⽇同樣有⽤ ⋯⋯」

大四上學期琳山老師修了他的導師郭德盛教授開的選修課「線性系統」,當時覺得似懂非懂,卻是他後來跨足進入系統學科殿堂的第一步。

⼤四下是⼤學四年最後⼀個學期,琳⼭老師決定再選修郭德盛教授的下⼀⾨課:「數位控制系統」。但這學期琳⼭老師接了畢業班班代的⼯作,⼤⼒推動非常多的事(詳如下述),分⼼太多,造成他⼤學⽣活中唯⼀⼀次「開天窗」的情形:到了期末考前⼀天,仍有半本課本沒唸。還好郭德盛教授是他的導師,未予太多苛責,讓他勉強過關。

除了在課本上下功夫以外,琳山老師也認真做筆記;他的筆記本也珍藏至今。以下為四本筆記本舉例。


琳山老師在大一新生訓練時就接觸了臺大合唱團,並經「試音」後變成團員,後來聽團員們開玩笑,說「比大學聯考進臺大還要難」。到了第一週練唱,才知道和高中合唱團完全不一樣,一進去就要唱很多高難度的大型曲目,除了拿到譜自己練習以外,沒有人會教你。甚至大一第一學期就有兩項大任務,一是十月底的校內公演(要唱這麼多曲子,竟然才一個月就要上台?),一是十二月的貝多芬兩百年誕辰紀念音樂會,與多個合唱團、交響樂團同台上中山堂演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後者尤其是澎湃浩瀚的曠世鉅作,但是之前從來沒聽過!

此時琳山老師仍在電機系大一第一學期的微積分、普通物理的泰山壓頂之下,應付合唱團的要求的唯一辦法,就是每天晚上在夜深人靜,整棟宿舍的人都已沈睡時,帶樂譜去餐廳猛開夜車,背譜練習。不過「頭過身就過」,過了前面這兩關,就進入了不同的世界裡;不但每天腦海中有愉快美麗的旋律,如行雲流水般環繞;每週有練唱,不時有演出;還有環島演唱,音樂營等各種多采多姿的活動;不但和全校不同院系的同學們同享共同的喜好,還體驗到了學長們所說的「口唱心合」。這些細節就在「個人篇」的「音樂」部份再詳述。

大一第一學期的十月底,開學才一個多月,琳山老師就以菜鳥第一次站上了臺大合唱團校內公演的舞台;他是相片中最後一排靠近中間,左邊算起第 9 人。這是他當時面對的一項重大挑戰,幸好順利過關。
大一第一學期的十月底,開學才一個多月,琳山老師就以菜鳥第一次站上了臺大合唱團校內公演的舞台;他是相片中最後一排靠近中間,左邊算起第 9 人。這是他當時面對的一項重大挑戰,幸好順利過關。

大二上學期中,有電機系班上同學問:要不要跟我們去登玉山?琳山老師從沒有登山經驗,但聽來覺得極為刺激並有吸引力;略為猶疑之後,決定加入另三位電機系二年級同學,一起參加了臺大登山社的隊伍,利用元旦假期,上了玉山;雖然道路崎嶇難行又寒風刺骨,但那蒼松翠柏,峭壁冰雪,以及四個同學併肩渡過艱難的體驗,就確定了琳山老師日後幾年之內走遍全台的登山生涯。他說他比其他人登山還多了一項收成,就是他原來喜歡但沒有太多實行機會的風景攝影,上了高山居然發現了全新的天下。至於他後來喜歡在課堂上及演講中反覆提到的「走過一山又一山」,「峰迴路轉,柳暗花明」等經典的人生論述,則是日後經過更豐富的人生歷練以後,才回味體驗出來的。這些細節就在「個人篇」的「登山與攝影」部份再詳述。

大二上學期元旦第一次登山就上了玉山,攝於距峰頂 3.1 公里的排雲山莊。琳山老師在相片中最右邊��,這是他當時完成的另一項挑戰。
大二上學期元旦第一次登山就上了玉山,攝於距峰頂 3.1 公里的排雲山莊。琳山老師在相片中最右邊,這是他當時完成的另一項挑戰。

琳山老師說,他第一次感到自己有機會在電機系班上同學之間擔任某些角色,是在大三下學期,代聯會舉辦全校合唱比賽,當時電三的班代與他討論組「電三合唱團」參賽的可能性。經過一番猶疑後,他決定面對一項全新的挑戰:不但籌組電三合唱團,還自任指揮;雖然他從不會,也沒想過要自任指揮。但是一方面是班代的建議,而且找不到合適的指揮人選,一方面也因為「去年合唱比賽時,許多合唱團團員不是都做了他們的系隊的指揮嗎?」

要以「電三合唱團」參加比賽,琳山老師決定選唱自己頗有心得的古調純男聲無伴奏「滿江紅」,雖然一如預料未獲名次,卻是電機系全班前所未有的大活動,因為需有許多人參加,並反覆練習許多次,在功課繁重的電三下學期是極為不易的。至於琳山老師日後在課堂上及演講中反覆提到的經典論述:「做系主任就像指揮合唱團」,雖是源自此次經驗,卻是在多年後他做了系主任,才瞭解到系主任需要在諸多事務上在差異間尋求和諧,兼容並蓄,幾乎與指揮合唱時要在不同聲部旋律間建立和弦完全一樣,因而回味體認到的。這會在後面「個人篇」中「音樂」部份再詳細說到。

當時沒有網路,系館也沒有大學部同學的空間,教室各在不同館舍,下了課同學就四散,聯絡極為不易。光是為了招兵買馬組「電三合唱團」,琳山老師就自己用手寫了這張「傳單」,上課時印發同學。

這是琳山老師所珍藏當年臺大合唱團男聲合唱「滿江紅」的錄音,其中男高音、男低音各分成兩部,故共有四個聲部;琳山老師本人的歌聲也在其中,他是男高音第二部。當時參加比賽的「電三合唱」是沒有錄音的,當然比這裡的錄音要遜色不少,但琳山老師說,用的是完全相同的譜,整首曲也嘗試做完全相同的詮釋鋪陳。

「壯懷激烈滿江紅」為本文標題,是琳山老師事後將籌組「電三合唱團」,到後來參賽經過等,寫成的一篇文章,刊登於他自己參與主導的電機系同學的第一期班刊「交流聲」中。

大三下考完期末考,琳山老師變成了班上大四上的副班代,協助班代諸多事務;包括開學前的太平山之旅,出版第一期班刊「交流聲」,參觀工廠,及籌辦大四寒假的畢業旅行等。其中第一件事是太平山之旅,是班代主辦,當時上太平山需走「蹦蹦車」軌道、徒步,甚至部份路段需搭「流籠」渡過溪谷,最後抵達翠峰湖。

那是一個沒有手機也沒有網路的年代,電機系的同學們之間聯絡互動欠缺管道,琳山老師想出的辦法,就是他自己用手寫「班訊」,上課時在教室發給大家,作為一種同學間聯繫的機制。

班刊是另一個更為嚴謹正式的好平台,這是班代的主意;「交流聲」是當時一個常用的電機工程的專業名詞,卻適合作為班刊的名稱。

琳山老師協助班代推行他的想法,成功出版第一期班刊「交流聲」。

參觀工廠則是琳山老師的主意,是當時電機系學生活動的創舉,因為那時國內當然還沒有竹科,也沒有電子產業,確實沒有什麼工廠可以參觀;仔細研究後,終於找到當時國內可稱為是「電機產業」的絕無僅有的那幾家;同學們的反應出奇熱烈,大家都想知道國內究竟有什麼電機產業;倒是那些產業不怎麼歡迎臺大電機系的學生,溝通不易,克盡萬難才終於勉強成行。

大四寒假的畢業環島旅行共 7 天 6 夜,是班上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活動,還邀文學院外文、考古兩系參與,並邀一位客座教授同行帶隊,共開出三輛遊覽車,浩浩蕩蕩。在規劃畢業旅行路線時,琳山老師特別要走中橫梨山支線經過武陵農場到宜蘭,因為他在登山經驗中特別喜歡武陵農場;但當時武陵農場並不知名,同學們不少人懷疑為何要走這條遙遠而又荒僻的路線。琳山老師想了一個論述來安撫大家:這條路線會翻過雪山的「思源埡口」到面向太平洋帶水氣的東北季風那一面,我們冬天去是有機會遇到雪的。沒想到後來車子走過「思源埡口」後,真的看到了整片的雪景,草木都被大雪覆蓋,樹枝上掛著冰珠,晶瑩剔透;琳山老師喜出望外,原來隨便說說的事,居然有老天配合;而大家則都樂翻了。

琳山老師說,這次旅行促成了同學們與文學院兩系同學間的諸多緣分,日後共成就了四對夫妻;當然是很多人努力的成果,但琳山老師認為他自己應是成人之美,頗有功德。

大四下最後一學期,琳山老師變成了畢業班班代。他瞭解畢業班班代表責任重大;那是一個沒有網路的年代,很多系畢業後同學都四散失聯,各奔東西;如何讓大家日後有凝聚力並聯繫得好,是一大考驗。他決定做一個「全方位」的班代,做各種各樣的事,來凝聚同學們的向心力。一種是半學術性的,如辦演講或座談,讓同學們分享他們所下的功夫;一種是各類活動,如露營、謝師酒會、畢業舞會同時辦畢業茶會讓不跳舞者也參加;還有第二期班刊「交流聲」內有「班史」及「點將錄」,讓每一同學都出現在其中;還有成立能延續的同學會及其組織及聯繫機制;另一大項工作是許多同學要考各大學研究所,要考預官,儘量搜集考古題等考試資訊提供給大家等等。

「交流聲」為當時的電機工程專業名詞,在此用以作為電機系班刊之名稱。本班刊為琳山老師大四時在班上力推促成,「畢業特刊」為其第 2 期。當時沒有臉書或網路,刊物之重要性非今日所能想像。本期「畢業特刊」中最有特色的是「59 電機班史」及「59 電機點將錄」。那一屆同學是民國 59 年(1970)入學,故稱「59 電機」。「班史」和「點將錄」均是琳山老師所力推的重大工程,需動員非常龐大的人力,大家在大四下的繁忙工作中齊心協力,才得以眾志成城。「點將錄」可謂別出心裁,每位同學都有幾句話加一幅素描,那幾句話必須由其他同學寫,他自己本人不能加以修改。因此所有同學及所有重要故事均出現在這期刊物中,沒人缺席。

當時沒有網路,同學們的所有課幾乎都不在系館,如何聯繫呢?琳山老師想了個辦法,就是在系館的公告欄佔下一塊空間張貼「電四消息」分享所有訊息,系館公告欄乃成為電四同學的資訊平台。幾十年後再看這些「全方位」的多到泛濫的「電四消息」,可以想見琳山老師日後的諸多行政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領導能力,此時已在不知不覺中一點一滴地培養起來了。

畢業了!不論大學生活如何多彩絢爛,如何有聲有色,四年光陰終究轉眼消逝,對琳山老師也一樣;不論如何不捨,他終需告一段落,準備邁入下一階段。

每位臺大學生在畢業時都會拿到一本畢業紀念冊,這是其中電機系畢業生學生照部份的第 1 頁。琳山老師學號是 6 號,故排在第 6 張。
每位臺大學生在畢業時都會拿到一本畢業紀念冊,這是其中電機系畢業生學士照部份的第 1 頁。琳山老師學號是 6 號,故排在第 6 張。

琳山老師說,他在史丹福做博士生期間,即使是功課壓力沉重,仍一直擔任他的電機系同班同學的「旅美聯絡中心」;所有同學到了北美,就去信向他報到,提供聯絡地址電話,聯絡地址電話有改變時也通知他;而他則定期設法更新並印同學錄寄給大家。這是因為他最早到北美,也有十分穩定的聯絡地址。到了 1977 年 4 月,他的博士口試一通過, 他就決定做一件事:設計簡單的一頁表格,寄給每位同學,請大家填寫每人最重要的資訊:聯絡方式、留學環境、專長領域、該處攻讀碩博士學位的機會、婚姻狀況、給同學們的話等,每人可以簡短填寫後寄回;他再匯整寄給大家。他命名為「交流聲海外版」,跟今日的「臉書」等社群功能類似,只是在沒有網路電腦的環境下的文書版。琳山老師說,當時他們「旅美」及「台北」各有一個聯絡中心,因為跨太平洋聯繫不易。

這是「交流聲海外版」第 1 期的封面,顯然是琳山老師自己的手筆所繪製;之後是他親手寫的「發刊詞」及內容目標說明;之後一頁是他自己填的表,一頁是李嗣涔同學(電機系同班同學,後來的臺大校長)填的表。第 1 期就有數十張表。當時沒有網路手機,很多同學初抵北美,人地生疏,舉目無親;財務拮据,四顧茫然;事後有同學說:看到這一冊,我的眼淚都掉下來了⋯⋯

這是「交流聲海外版」第 2 期中 2 張表舉例。第 2 張表中給同學的話是:「記住!你們的皮膚是黃色的!拿 PR 不是來美的目的!」這話讓琳山老師感動。最後一頁是琳山老師自己寫的一頁,資訊較多,告訴大家他已畢業了,以及若干近況。

這是「交流聲海外版」第 3 期,前面 4 頁是「聯絡中心組織章程」;此時琳山老師已決定回母系任教,他要把這個「聯絡中心」交棒給在美同學,並建立制度可以持久運作下去。下一頁是一位同學填的表舉例,他說:「常有被歧視的感覺,希望有一天世人用中文做科學研究!」這話說出了琳山老師的心聲。最後一頁是琳山老師自己寫的表,告訴大家他已決定回母系任教。

以上所說的琳山老師在大四一年內及其後數年內的諸多努力是有收成的。琳山老師說,他那一屆電機系同學畢業後,大家先是四散去當兵,再出國留學到全美各地,或在臺發展,再到全球各地工作落地生根;尤其早年沒有網路,全靠寫信及郵寄紙本的同學錄,一直到後來有了網路電郵及各種通訊軟體;他們同班同學真的做到「從未失聯過」,是當時臺大其他各學系或電機系前後各屆都未能做到的。

琳山老師說,他們這一屆同學不但由早年四年的同窗情誼,延伸發展成為後來幾十年間歷久彌堅的老友情誼,大家更有不少事業上的協力合作;不但一直都有密切聯繫,且不斷有聚會活動。1999 有大規模的「廿五重聚」在加州太浩湖(Lake Tahoe)有八十多個家庭數百人參加,是把一整間 Hyatt 旅館包下來辦的,在台同學家庭赴美參加還有旅費補助,遊湖時也是包下整艘遊輪在青山綠水中盡情敘舊。2004 及 2014 也有大規模的「三十重聚」及「四十重聚」。

畢業四十年後的「四十重聚」在 2014 年共 7 天在台;前 2 天逛宜蘭,後 4 天遊台東,中間一天回母校母系。這是同學們事後製作的影片。

「四十重聚」中間那一天回母校母系的活動由琳山老師主辦,這是他會後寫的一篇文字,記載當天全程活動,刊登於「台大電機之友」中,這是紙本刊物版。

「四十重聚」中間那一天回母校母系的活動由琳山老師主辦,這是他會後寫的一篇文字,記載當天全程活動,刊登於「台大電機之友」中,這是網路版。

2016 琳山老師榮任中研院院士,2017 年春天他在中研院院區內的「蔡元培紀念館」中辦了一場台大電機系同學的同學會,除聚餐外,餐前有他自己主講一段 25 分鐘的小演講,敘述他的招牌研究:「芝麻開門:語音技術的前世今生」,餐後還有院區漫步並參觀「胡適紀念館」。來參加的除在北部的同學外,也有在中南部,甚至新加坡、東南亞及美國的同學。



這是 2022 在台北的小規模同學會,此時大家都剛好「人生七十才開�始」。琳山老師在右四,臺大前校長李嗣涔在正中央,而明基友達集團前掌門人李焜耀(臺大電機系明達館捐贈者)則在左四。
這是 2022 在台北的小規模同學會,此時大家都剛好「人生七十才開始」。琳山老師在右四,臺大前校長李嗣涔在正中央,而明基友達集團前掌門人李焜耀(臺大電機系明達館捐贈者)則在左四。

史丹福大學的驚濤駭浪

琳山老師曾說,他一生中遭遇過數不清的驚濤駭浪,有的巨浪其震撼力道尤遠勝他在史丹福所遇到的;但在史丹福他確實碰到他一生中最早遇到的滔天巨浪,且幾乎滅頂;而這些巨浪也確實給了他力量,增強了他的勇氣和信心,讓他終能安然渡過日後的各種艱難。

琳山老師在史丹福的第一個 quarter(每年有四個 quarter,暑期若不修課則有三個)受到的一大震撼是快到期中考時,才發現任何一科的期中考都是開書(Open-book)考試,亦即答案都不在課本裡。這才體會到在台灣習慣的讀書方法很有問題:重要的不是把課本的逐字逐句刻在腦海裡,也就是光有記憶力是沒有用的,而是要融會貫通,學會思考,才能看到問題,想到答案。

第一道滔天巨浪——博士資格考(Ph.D. Qualifying Exam)未通過,半導體夢碎


太平洋彼岸的巨浪——赤焰吞沒越南,台北唇亡齒寒


潛心向學,博覽深耕


第二道滔天巨浪——博士口試(Ph.D. Oral)又未通過,再度跌落谷底


博士論文相關文獻典藏


畢業了!一襲黑袍多少路?十萬八千有餘零⋯⋯


參加畢業典禮


陽光燦爛的加州兩年

琳山老師說,他的一生中記憶所及,最為輕鬆快樂,無憂無慮的時光,就是他在 1977 年 9 月拿到博士學位,到 1979 年 9 月回到臺大任教之間的兩年。在這之前或之後,他的腦海中總是塞著許多的工作或職責,問題或煩惱,困難或挫折;雖也能忙裡偷閒,那大約只能算是苦中作樂吧。

由於史丹福電機系規定,必須繳滿夠多學費才能拿博士;琳山老師是辦了貸款,跟校方借了錢,繳了學費才畢業;他承諾畢業後在指導教授的大弟子開的公司中任職兩年,而公司承諾每月以他的薪水中的一定比例繳交學校償還貸款(此事在「信號與人生 2020」中有詳細說明)。因此他必須在這家公司中任職兩年,也因此他只需兩年後找到工作即可;他自信兩年內一定找得到夠好的工作,即使找不到,在這家公司多做一陣就可以了。所以他一點不煩惱。

有在讀博士的同學問他:「你已經畢業了,現在每天晚上及週末假日還工作嗎?」他回答:「都繼續工作,只是工作的範圍擴大了,多做了不少以前沒時間但很想做的事。」除了讀想讀的書及論文,思考有興趣的問題以外,他也重拾過去在臺大很喜歡做的事,例如登山、唱歌、聯繫舊友、結交新知等。

一年多一點以後,他拿到臺大電機系的聘書,決定回母系任教;由於當時台灣仍在戒嚴中,很多人警告他:「你只要回到台灣,有可能以後就再也出不來了」。他有此心理準備,因為他知道,當時臺灣仍在戒嚴中,一般人是不能隨便出國的,包括不能出國工作或應聘,也不能出國旅遊或探親。這並不影響他回母系任教的決定,只是他從此多了一項任務,就是儘量利用假日、休假或出差的機會,走遍全美,儘量多體驗很多人羨慕的「美式生活」,因為以後可能真的沒機會了;這不是太困難,他只要聯絡或去拜訪遍佈全美的臺大電機系同學,就有人告訴他:可以看這個,可以去那裡。他喜歡自然界的奇觀美景,就去買了一本書「美國的國家公園」;書中描述當時全美的四十座國家公園,他就參照那本書,總共去了其中的二十座。很多美國朋友聽了大吃一驚,他們幾乎都還沒去過那麼多座。

這兩年對他而言,是美麗而快樂的。他不煩惱未來,反而可以充份掌握當下,過得充實而滿足。前面一半時間他有開始在找工作,但自信一定找得到好工作;而後面一半時間他寄未來的希望於台北。此時他才體會到,史丹福的校園原來如此美麗,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在那之前,他事實上幾乎沒有仔細觀賞過史丹福的校園;此時他才發現,加州的陽光原來如此燦爛,光彩奪目,晴空萬里;在那之前,他根本不曾體會過加州的陽光。

臺大電機系同學「旅美聯絡中心」


史丹福地區青年學生相關活動


音樂相關活動


美麗之國,其美無邊


陽光中的陰霾——美國拋棄了台灣:斷交、廢約、撤軍


結婚成家

琳山老師在 1983 年 9 月與當時臺大中文研究所研究生兼助教梅家玲小姐成婚;新娘後來擔任臺大中文系教授,也曾任系主任。

當時琳山老師回國任教滿 4 年,婚禮就由他教過的 4 屆電機系畢業生共同規劃籌辦。其中攝影由第三屆(1982 畢業)同學負責,並於事後加以設計剪貼,製成相簿一本作為一件禮物致贈(當時無法用電腦處理相片,只能人手設計,手工剪貼製作)。以下第 1 張是相簿封面,第 2 張是用當時作為電腦輸入之用的卡片設計製作的賀卡,其後 6 頁是當時學生們的祝福。相簿其他部份則取其精華集錦於下。

婚禮相片集錦

婚禮晚宴
婚禮晚宴

琳山老師回臺大任教以後,在前面的十多年裡,每年年底都會親筆寫一封信給所有全球各地的朋友們,分享近況;只要影印寄發這一封信給所有朋友,就是他跟所有朋友的問候與聯繫了。1983 年底所發的是他婚後的第一封,信中將婚禮過程做了詳盡但簡要的敘述。

這是琳山老師婚後第一封發給所有朋友們的年底問候信的原稿,影印後上款填寫每位朋友的名字,下款已有琳山老師和夫人的簽名。信中描述了婚禮經過。
這是琳山老師婚後第一封發給所有朋友們的年底問候信的原稿,影印後上款填寫每位朋友的名字,下款已有琳山老師和夫人的簽名。信中描述了婚禮經過。

——婚後點滴

琳山老師在回台大任教的前十幾年裡,每年年底會寄發給所有朋友們一封問候信,也會自己親手繪製一頁簡單的「賀歲卡」,都影印後簽名,上款填上朋友的名字,連同問候信一起寄出;而夫人的簽名則直接在原稿上,影印就好。這一頁「賀歲卡」的最主要素材,大約就是臺大校景的簡化版。

這裡是 1985,1986,1987 年一月(農曆年前)所寄出的「賀歲卡」及問候信的原稿。

夫人獲台大中文系博士學位
夫人獲台大中文系博士學位
2022 與夫人一同參加某一場臺大校方舉辦的晚宴時所攝。
2022 與夫人一同參加某一場臺大校方舉辦的晚宴時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