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記錄李琳山教授除了他的工作事業以外,他自己個人的故事,主要包括他年輕時形塑他的人格特質的諸多環境際遇,都取自他自己提供的資訊,有「家庭與求學」、「音樂」、「登山與攝影」等。
有人難免好奇,是怎樣的背景環境,會塑造出像琳山老師這樣的人。「個人篇」的內容,多少描述了上述背景環境的一部份,基本上就是琳山老師除了他的工作事業以外,和他自己個人相關的故事,主要取自他的口述及他自己提供的資訊;畢竟這些故事旁人不易知道,只能靠他自己分享給大家。
琳山老師曾在公開演說中提到,他中學以前只會讀書,一直是安靜內向,沈默寡言,不怎麼會交朋友;在臺大的四年內,除了學到若干電機工程的基礎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四年內他努力改變自己,使得大學四年成為形塑他的人格基礎的關鍵年代;校園點滴、社團活動、同窗益友、少年情懷,均是其中重要元素。到大學畢業時他不但已脫胎換骨,而且人格基礎就已幾乎定了型,之後只是讀更多書,做更多事及學問,有更多體驗並更為成熟而已。他也說過他在史丹福大學的求學經驗;這些經驗不但讓他得以跨入學術研究的殿堂,尤其他在那裡經歷人生中頭幾道驚濤駭浪的嚴酷考驗;這些考驗給了他力量與信心,讓他可以更為堅強地面對日後的挑戰。他的家庭背景及在臺大電機系及史丹福大學的摸索成長,記錄於以下第二部份「家庭與求學」中。
琳山老師也常說到,他大學時代參加臺大合唱團,深受合唱團中的旋律、氛圍及「口唱心合」的陶冶;還跟著登山社的同學爬了若干山,在登山中學到了面對挑戰,並與隊友共渡艱難的體驗;這些心得都影響他的一生。這些故事將分別在第三部份「音樂」及第四部份「登山與攝影」中說到。
歲⽉的痕跡,努⼒的記錄——⼤頭照櫥窗
這裡設法收集琳⼭老師歷年各種⼤頭照,可看到數⼗年來的歲⽉與風霜、成敗與得失、悲歡與喜怒、盡⼼與努⼒,都忠實地在他的臉上,留下記錄。
揚雲彩之帆,操椰樹之槳,乘傅鐘風聲,破杜鵑花浪
琳山老師在 1974 年電機系大四畢業時,撰寫一篇文章,題為:「揚雲彩之帆,操椰樹之槳,乘傅鐘風聲,破杜鵑花浪」;整理並總結他讀大學四年來的體驗、收成及轉折,刊登在他自己推動並出版的電機系班刊「交流聲」中,如合唱團、登山、電機系體驗等,均敘述甚詳。「個人篇」中有不少內容以此文為本,或取材於此文。
青春如夢堪回首——紀念章回憶集錦
在沒有手機不能打卡的年代,年輕人最常留下行蹤事件紀錄的方式,是收集紀念章,很多單位也 都發行相當廉價的紀念章,給年輕人收集。琳山老師大學四年也收集了不少,合唱、登山等,還有其他若干活動,均有紀念章留下,作為紀錄。他並於 1974 大四畢業當年,將所有紀念章依時序先後,整理並排列釘在五張厚紙板上,在旁邊簡要記下事件及時間。「個人篇」中有不少內容的時間地點行程以此為本,以確認為可信之正確紀錄。
似曾相識燕歸來
琳山老師在 1982 年,也就是回臺大任教滿 3 年時,撰寫一篇文章,題為:「似曾相識燕歸來」,整理並總結旅美留學、工作後,決心回國,及回到臺大後任教的諸多體驗及轉折,刊登於當時學生出版的系刊「臺大電機」中,相當完整呈現他當時個人的心境。
寧為雪中炭,不作錦上花
琳山老師在 2019 年,也就是在臺大任教滿四十年時,應邀參加臺大校長主持的感恩餐會,並在餐會中應邀致詞;他在約 10 分鐘的簡短致詞中,說明了他在四十年前當時,是如何拒絕美國,回臺任教的。其中他說到「我寧可作一枚雪中的炭,也不想作一朵錦上的花」,讓全場聽眾為之動容。